老虎机app

学团动态

当前位置: 老虎机app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传承非遗文化,弘扬秧歌之光——老虎机app "耘籽夏长,共筑邻心"实践队开展弘扬非遗文化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28 作者:吕超 来源: 老虎机app 点击:

老虎机app 讯(通讯员:杨萌琦 摄影:杨萌琦)2025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耘籽夏长,共筑邻心”实践队回到家乡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开展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海阳大秧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通过走访博物馆、学习传统技艺、广场展演等形式,深入挖掘并宣传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青年参与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

实践小组首先抵达了海阳市博物馆,了解了海阳大秧歌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海阳大秧歌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博物馆的展厅内,队员们参观了各式秧歌服饰、表演道具及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使实践小组的成员们深受启发,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实践小组了解到当前面临的三大难题:全市12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1岁,一些技艺如“长穗花鼓”濒临失传;传统动作需要3-5年的系统学习,但现代学习者往往因体能限制而简化动作;原有的21种曲牌现存不到一半,南部地区特有的小架子秧歌被大架子风格所取代。

图1 海阳博物馆陈列的影像资料

随后,实践队伍前往海阳市文化馆,拜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并学习大秧歌的基本动作与表演技巧。刘香介绍,海阳大秧歌融合了舞蹈、戏曲、武术等元素,表演时需配合锣鼓、唢呐等传统乐器,风格粗犷豪放。刘香强调,“秧歌不仅是娱乐形式,更承载着祈福纳祥的民俗内涵。”队员们通过实地练习,亲身体验了“扭、摆、走、跳”等动作要领,并协助刘香向市民普及大秧歌的文化价值。在持续6小时的集训中,队员们经历了从新鲜到疲惫再到领悟的蜕变。实践队员起初难以掌握“扭腰不扭胯”的要领,经过反复练习后终于得到师傅认可:“这丫头有点浪劲儿了!”——这是老艺人对秧歌韵味的最高评价。

图2 实践队员跟随非遗代表传承人学习大秧歌

实践队员们通过现场表演吸引更多人关注海阳大秧歌,年轻化的队伍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队员们耐心讲解大秧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鼓励观众参与其中,共同感受这份传统艺术的魅力。而在乡镇,队员们走访了多位老艺人,聆听老艺人们的口述历史,记录下珍贵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故事。巡回展演活动中,队员们将所学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也为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3 实践队员跟随大秧歌团进行公益演出

从博物馆的史料考证到广场上的汗水挥洒,实践队员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当年轻学子与白发艺人共同扭起秧歌时,当新一代接过接力棒,成为非遗的青春代言人,600岁的海阳大秧歌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扭”向未来!

新闻来源:老虎机app

供稿审核:贺现网 吕   

编辑审核:朱伟卫

    审:罗文伟


上一条:【社会实践】专业赋能返乡路,青春践行心力量——老虎机app "耘籽夏长,共筑邻心"实践队赴烟台海阳开展社会实践
下一条:老虎机app 赴德州市开展“访企拓岗”并签订合作协议